俸振生是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观音村的农民,出生于1951年,是一名四级肢体残疾人。目前,他的主业是和老伴一起搞竹鼠养殖,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靠养殖竹鼠,他走上了致富路。
爱鼠如痴 精心呵护
俸振生和老伴每天都围绕着栏里的400多只竹鼠转,他们把竹鼠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它们的饮食起居:每天十公斤玉米、二三公斤麦糠喂养是必不可少的;竹子、象草,每天要准备两至三桶,主要根据天气的干湿情况来调节;柔软、干燥、保温的玉米苞衣是专门为竹鼠选来垫窝的;饲料必定选择国家正规大品牌;竹鼠们爱把柚子树的木头当零食,夫妻俩就特意去找……。特别是每个月还要准备两大罐的品牌奶粉,那是专门伺候竹鼠孕妈妈和月子妈妈的。一个月下来,光是吃的,就得花费约一千元。而那些鼠粪残渣都要运到种有竹子和象草的地里作肥料,保证竹鼠吃得安全,环保又健康。
天气炎热时,为了让竹鼠更舒适,俸振生在每个鼠房里都配备了一到两个电风扇通风降温。一到晚上,俸振生就睡在临近鼠窝的小床上,与小鼠作伴,日夜守护照顾它们,简直就是把竹鼠当成自家的婴儿一样精心呵护。
带动养殖 无私助人
俸振生是县残联组织的竹鼠养殖技术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在国家扶贫政策和后盾单位市疾控中心的帮助下,他的鼠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家庭年收入从以前不到一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四五万元。2017年,他们家享受到了危房改造政策,建了新房子。在生活渐渐富裕的同时,俸振生还不忘带领其他养鼠的人一起致富。
2016年,在俸振生的动员下,村民欧清也开始了规模饲养竹鼠。今年1~7月,欧清就有了近两万元的收入。2016年之前,欧清只知道去山上捉野竹鼠卖,收入非常不稳定。俸振生告诉他:“别卖,现在有很好的扶贫、奖扶政策发展养殖业,我带你养。”就这样,扶贫、奖扶政策让欧清在发展养殖业中的资金得到周转。在俸振生的指导下,竹鼠健康成长、发展迅速,饲养规模达到了两百只左右。“和以前比起来,现在的工作量少,自己更轻松,收入也增加了。”看着新买的3700元的电动车,欧清嘿嘿地笑着说:“现在竹鼠们每个月都能为家里‘带’回一辆!”
俸振生说只要是在他那里买的种鼠,他都会免费给予技术上的持续指导,甚至连远在西岭、栗木的养殖户都来找他指导。即使不在他这里买种鼠,只要找到他,他也会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当问及他为什么要无私地帮助别人养鼠时,他说:“老百姓赚两个钱不容易,我们乡很适合养竹鼠,要教别人就要教好来,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有政策扶持,又有技术指导,村子里饲养竹鼠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4位同样是肢体有残疾的村民。每当平安、西岭等地方有老板来收购竹鼠时,都是先联系俸振生,然后俸振生再联系大伙儿一起销售,真正做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心怀感恩 回馈乡邻
“如果没有国家扶贫政策、没有乡党委、政府帮助,特别是第一书记秦春林的帮助,我真想不到能养这么多竹鼠。”俸振生介绍说,2011~2015年,散养竹鼠的时候,有时只能保本,也因为经验不足,还造成了很大损失,最惨是2014年,损失了40只大鼠和70只小鼠,几乎全军覆没。幸亏得到桂林市疾控中心派驻的第一书记秦春林以及恭城县残联的帮扶,他的鼠业养殖才慢慢地恢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感谢扶贫政策对我的帮助。”俸振生告诉前来走访的笔者,是扶贫政策让他能有更多资金和更科学的技术发展竹鼠养殖,从而住上更敞亮的新屋,过上更富足的生活,竹鼠们也跟着住进了用老房子改造的新鼠房。
俸振生的奋斗目标是要种更多的象草、竹子,将竹鼠规模扩大到1000只,更加用心钻研科学饲养技术来照顾好竹鼠,帮助其他养殖户一起向前奋进、脱贫致富。